最後更新日期:
最近,美國聯邦鐵路管理局(FRA)批准連接德州兩大城市休斯頓和達拉斯的高鐵建設計劃,兩地之間距離約386公里,工程將於2021年開工,預計2027年建成通車,屆時兩地通勤時間將由4小時大幅縮短至90分鐘。當局形容這是該國第一段高鐵系統,估計可創造約1.7萬個直接就業機會,同時帶來逾100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效益。類似計劃值得歡迎,這對解決美國藍領困局、產業空心化等問題不無啟示。
高鐵對於美國來說並不完全是新事物,前任總統奧巴馬早在2009年通過的《美國復蘇與再投資法案》中撥出80億美元用於補助建設高鐵系統,FRA同年更公佈一份頗詳細的高鐵發展綱領,闡述「確保安全有效的交通選擇」、「建立經濟競爭力基礎」、「支援密切連繫、宜居社居」等戰略目標。然而法律程序繁複、汽車業既得利益者反對等因素卻拖了後腿,一些政客亦未必認同計劃,例如時任佛羅里達州州長史考特(Rick Scott)在2011年退回24億美元聯邦補助,因為他擔心工程耗盡聯邦補助後,州民將被迫「硬食」建造費和維修費。
基建工程所引伸的財政問題向來為人關注,例如香港的沙中線超支便備受批評,但只要成本控制做得好,一般大型基建工程往往都能改善人民生活條件,在刺激經濟活動的同時有助相關產業升級,尤其重要的是即時創造大量就業機會,這些效益是不能輕言否定的。
基建對就業有刺激作用。(AP)
基建嚴重老化
況且對於美國來說,高鐵可能來得更迫切。根據《紐約時報》在2016年的報道,當地學校、醫院、公路、橋樑、公共交通系統都面臨嚴重老化的問題,而適時發展高鐵正是回應基建老化問題的一條可行出路。
更為重要的是,高鐵工程可以成為解決社會經濟矛盾的方法。單是連接休斯頓和達拉斯的路段已可創造1.7萬個直接就業機會,如果更多大市城的高鐵工程上馬,創造的職位數量肯定非常可觀。許多評論意見認為藍領工人困局是近年民粹思潮冒起的原因,那麼為他們創造就業機會、提高其生活品質,不就是令工人安心的最直接方法?類似的「路徑依賴」亦值得香港仿效——假如港府拒絕為市民(特別是年輕人)創造機會讓他們看見前景,那麼深層次矛盾將遲遲不能解決,長治久安也就無從說起。
中、美兩國地理空間佈局相當,當中國高鐵里程已突破3萬公里、佔全球高鐵里程三分二的時候,美國仍然處於起步階段,甚至還比不上歐洲和日本,這對一個世界大國來說恐怕是一件尷尬的事情。一些人以美國有「汽車文化」為由低估高鐵價值,但既然大型基建能夠帶來巨大的社會經濟好處,為什麼不摒棄成見、大力發展?
September 25, 2020 at 07:00AM
https://ift.tt/2RYPWc8
創造就業機會助解社會經濟問題 - 香港01
https://ift.tt/2CbUQh4
Bagikan Berita Ini
0 Response to "創造就業機會助解社會經濟問題 - 香港01"
Post a Comment